新农人 兴农策|从网红博主到电商主播再到MCN导师 “土特产”操盘手何江南的田间“三级跳”

2024-12-26

务农重本,国之大纲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坚持不懈抓好“三农”工作,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
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,一种全新的职业——“新农人”出现在杭州。他们大多为返乡青年,普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,注重品牌、熟悉市场,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政策,从扶持政策中汲取事业发展动力,为乡村振兴注入“青春力量”。

为此,杭州日报特别开设“新农人 兴农策”栏目,聚焦大杭州的“新农人”们,讲述他们立志“三农”、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,助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和“三农”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
今年,临安春笋行情因产量“扎堆”而走低,批发价跌至1元以下。但在“江南舅舅”直播间里,每斤鲜笋可以卖到8元以上,究竟是怎样一番“神操作”?

换上运动装,套上脏板鞋,“95后”帅哥何江南举着一根刚刚“出土”的白嫩鲜笋在竹林和农用小三轮间上蹿下跳,口若悬河,在笋园里跌得七仰八叉,依然对着镜头说着“春笋脱口秀”。

短短2小时的直播,近百单、上千斤春笋与雪菜、咸肉、酱鸭腿“混搭”邮往全国各地,搞得一旁的笋农们笑呵呵、乐颠颠。

跟着乐的,还有“江南舅舅直播基地”办公楼里、端着咖啡上班的“舅舅”的乡间伙伴们。

00:25

点击图片,观看视频

2016年,抓住短视频的“风口”,临安区高虹镇崇阳村的帅小伙何江南给自己起了一个“江南舅舅”的网名,在抖音上首次亮相。他以本地风土人情、家长里短为创作题材,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出生活小品,展示自己、姐姐和外甥的生活日常。诙谐搞笑的小段子,吸引了众多粉丝,成为在当地和线上小有名气的网红博主,如今,何江南的抖音粉丝已突破200万,全网粉丝也在500W+。

2019年,何江南尝试将“粉丝流”变现为“商业流”,开始切入电商直播,带货农产品。

然而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!

“粉丝流”并没有跟着何江南期待的“商业流”走,在直播间里“喊”了半年多时间,来逛店的经常只有十几个人。有的客人甚至还嘲笑挖苦:你200多万的粉丝,怎么就来这么几个人!

“当时觉得自己多少也算是个‘小网红’了,直播间里这么几个人,感觉很掉价,脸上还真有些挂不住。”何江南直言初创时的窘状。

2019年岁末,新冠疫情不期而至,何江南暂停了自己的直播账号,直到2022年夏天才“复出”。

“我觉得农产品电商,还是应该把直播间设在田里,让网友看到农产品的新鲜。”这个创意果然很管用,直播间里慢慢有了第一单、第二单、第三单生意。每一个回头客和新粉丝,就是何江南创业途中最好的“打赏”。那年夏天,何江南天天到天目山下的番薯地里搞直播,沾着露珠和泥土的小香薯现挖现卖,每场直播下来,何江南都是汗流如注,“灰”头“土”脸,但快递件的与日俱增,就是市场回馈予他的最好的“消暑品”。

复出后的“首战”让何江南明白了一个道理:搞土特产直播,田间地头才是最好的秀场和卖场。

从那时起,何江南和团队伙伴们就带着补光灯不停地辗转于各个山坡、田头,叫卖山核桃、雷笋、小香薯……工作日里,何江南和团队每天开三到四场直播,周末则继续拍摄“江南舅舅”短视频,积累粉丝量。“现在,我的直播间里有一半是‘铁粉’,一半是新粉丝,而且短视频和直播间的粉丝也实现了很好的迁移和交互,这是我最开心的。”

不到两年时间,“江南舅舅”的直播间观看人数已达到近百万,日交易量稳定在几百单,去年,农产品直播营收达到1000多万元。

有了稳定的粉丝和收益,何江南开始考虑如何让单品能卖出更高价钱,把临安“土特产”的产值做高、产业链做长。

何江南想到了“百笋宴”。

“临安雷笋消费人群主要局限在长三角,其他地方吃得不多。”何江南说,“而直播间下单的粉丝来自全国各地,临安的雷笋既然有这么多吃法,为什么不把最好的几种推荐给网友。”

何江南尝试在每单鲜笋快递件里“混搭”一块咸肉、一条酱鸭腿、一包雪菜……并附送烹饪说明书和烹饪短视频。“这样一来,既提高了单品的售价,还能给其他农产品捆绑销售,客人也觉得很划算,还增强了客户黏性。”今年,尽管雷笋的线下行情一直不好,但江南直播间的每斤雷笋却可以卖出八、九元的高价。

去年,何江南终于显了一把网红博主的威力——把嵊州小笼包给“点亮”了。

“2022年,一个嵊州的朋友寄了一袋小笼包给我吃,我吃了以后觉得很好。问是谁做的,朋友骗我是她妈妈做的。”何江南觉得这款小笼包可以在直播间好好推一推,专门去了一趟嵊州,才知道是一家企业生产的,当场与企业定了合作方案——贴牌带货。

“江南舅舅”小笼包在抖音平台一开卖,就受到了粉丝热烈追捧,屡夺单日单品带货榜头名,好评率达95%以上。去年一年,“江南舅舅”小笼包卖出了800多万只,网销额近千万元。

走对了路,还推出了爆款,何江南守得云开见月明。如今,何江南的直播间里共有贴牌带货农产品几十款,2023年网销额突破2000万元。何江南的一路“开挂”也使村集体和附近的村民跟着受益。

目前,共有二十多位当地村民给“江南舅舅”当直播助手,搞文案、参与视频拍摄和剪辑,他们的年收入都达到了10W+,还有近百位临聘人员为基地打工,参与打包、出货等工作,年收入普遍在5W+。

生意做大了,家里的院子不够用。何江南盘下了村里的一个仓储基地,把它改造成集办公、直播、展销、仓储、物流于一身的电商直播基地。

眼下,何江南正在打造崇阳村直播电商的“新IP”——把村里的7位“村姑姐姐”打造成“崇阳七仙女”。很显然,对未来的日子,这位阳光帅气的新农人小哥,还有着更大的雄心和憧憬。

“新基地建好后,我想在这里办一个面向农村的MCN(直播电商和网红达人的孵化培育机构)机构,孵化培育更多的主播和网红,大家一起共享电商红利。”何江南说。

00:23

点击图片,观看视频

如此优秀的新农人,自然要助他走得更好、更远。

省委“新春第一会”就推动“三支队伍”建设做出了部署,新近召开的临安区委农村工作会议迅速响应,将持续优化乡村创业创新环境,提高服务和待遇保障,积极培育产业“领头雁”“天目农创客”“高素质农民”,让“新农人”创业有“政策”,待遇有“保障”,晋升有“通道”,助力乡村人才“筑梦”“逐梦”“圆梦”。

何江南成为新政的首批受益者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,今年,临安区、镇两级都要给何江南叠加赋能,帮助其扩大创业空间、提升改造直播基地的硬、软件设施,吸引更多农村青年来基地创新创业。把何江南培育成为临安做好做优“土特产”的基层活力样本、推动“三支队伍”建设的现代“新农人”队伍的优秀代表。

三月的崇阳村芳菲明媚,春意盎然。在“江南舅舅”直播间的屋后,春山苍翠,绿竹猗猗。房前的农田里,韭绿麦长,陌上花开,那是一片希望的田野。



相关内容